持续创低的价格也影响过去价格较高的市场,美、日市场价格下跌快速,使得全球组件厂同样面临极大的挑战。
受电池端价格崩跌所影响,硅片厂达能8月营收月跌42.65%来到新台币(下同)8,650万元,年减也有32.98%之多。达能表示,目前仍采取选择性接单策略,也趁市场进入淡季的阶段进行技术与设备改良。
但由于上半年市况良好,升阳科前八个月累计营收74.3亿元,较去年同期的61.4亿元仍有21.01%的成长幅度。市场只能盼望第四季中国大陆与国际市场的需求重新回温,带动价格上扬。台系厂商减产因应,稼动率普遍下修到五至七成。市场上甚至传出有厂商的稼动率不及三成。据报导,昱晶、茂迪、新日光等电池厂的稼动率已低于五成,元晶是少数稼动率高于七成的厂商。
电池厂升阳科的状况同样下滑,8月合并营收月减12.34%跌至5.82亿元,较去年同期减少了45.3%,也是17个月以来的最低点。达能、升阳科率先公布8月财报,也都出现明显运营下滑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工程研究院副院长许继刚认为,国家的政策是保障,科研创新和产业化是动力,此外,我国光热产业还需以下两方面的助力。
在目前宏观经济不景气、财政资金吃紧、全社会用电量下滑,电力改革强调供电侧与用电侧市场竞争价格形成机制的氛围中,光热作为发电行业的后起之秀取得相对理想的扶持电价的希望越来越渺茫,更大的可能将得到一个与预期合理电价有差距的电价。希望光热能享受与其他可再生能源技术同等的企业所得税优惠,即企业所得税从普遍税率25%减为15%。四是与化学能转换和存储耦合的太阳能热发电系统,传热温差小、储热密度大以及释能温度高的化学传热储热等。同时,会议也指出,光热产业发展离不开完整的产业链,共同协作、贡献智慧尤为必要,业界应杜绝单打独斗或通吃。
从长期看,项目建设的关键设备、材料价格呈现逐步下降的趋势,有利于降低投资风险。不难想象,待电价政策的发令枪骤然响起,这场光热赛事的精彩无疑将从起跑开始。
那么,十三五时期我国光热发电科技主要有哪些发展方向?国家太阳能光热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常务副理事长王志峰认为,一是低成本聚光器及高效率集热场技术、新的聚光曲面及跟踪方式。科技部高新司能源处处长郑方能提醒业界,光热一定要避免出现类似光伏那样的同质化竞争局面,否则会对整个产业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起步阶段应避免同质化等恶劣竞争电价发布在即,评估自家实力和同行者的水准自然是起跑前的工作之一。对此,马重芳认为,只要坚持正确的技术路线,我们可以在核心技术上与国际同行竞争甚至实现超越。
是否做好电价低于预期的准备?自国家能源局推出 1吉瓦示范电站建设任务申报工作10多个月以来,围绕上网扶持电价各方进行了长时间的博弈。如果是低电价政策出台,就更要在控制和降低初始投资上下功夫,提高电站的经济效益。按选定的技术路线,能否完全达到设计指标,从而实现稳定满负荷发电是项目成功的关键。二是要有对工程的第三方的评估检测和验证机构。
会议认为,我国光热发电技术的发展应坚持加强国际合作和科技创新相结合的发展路线。光热产业在中国肯定能够成功,每个肩负重任的光热人都应避免恶意竞争,要竞争也是合作竞争。
在增值税上,争取光热发电技术跟风电和光伏发电一样,享受按标准税率17%即征即退50%的优惠。记者了解到,即使是各地的设计院等单位,凡是要从事光热发电的也在积极抛出合作的橄榄枝,欲在光热发电启动之时充实实力,赢得先机。
考虑到我国光热发电发展处于不成熟阶段,目前行业尚需如争取优质光热发电企业实现发电全额收购等支持。即使国际上堪称已经成熟的光热技术,也仍存在成本过高、效率偏低等不足,因此尚需技术创新等来打破光热产业发展的桎梏。决心打拼的光热人纷纷寻找投缘的合作者,期待强强联合、协作共赢所以,光热在电网中的定位应充分考虑其不同的发展阶段。针对当前我国光热发电产业面临的形势,科技部高新司能源处处长郑方能表示,光热发电蓄势待发,扬帆起航尚需电价之东风,业界应对光热的未来充满信心。是否做好电价低于预期的准备?自国家能源局推出 1吉瓦示范电站建设任务申报工作10多个月以来,围绕上网扶持电价各方进行了长时间的博弈。
按选定的技术路线,能否完全达到设计指标,从而实现稳定满负荷发电是项目成功的关键。技术上应努力提高系统太阳能利用效率,外部上网条件上应争取实现全额收购,实现稳定满负荷发电。
起步阶段应避免同质化等恶劣竞争电价发布在即,评估自家实力和同行者的水准自然是起跑前的工作之一。光热发电成本的降低主要靠中国。
光热产业在中国肯定能够成功,每个肩负重任的光热人都应避免恶意竞争,要竞争也是合作竞争。同时,会议也指出,光热产业发展离不开完整的产业链,共同协作、贡献智慧尤为必要,业界应杜绝单打独斗或通吃。
希望光热能享受与其他可再生能源技术同等的企业所得税优惠,即企业所得税从普遍税率25%减为15%。四是与化学能转换和存储耦合的太阳能热发电系统,传热温差小、储热密度大以及释能温度高的化学传热储热等。在我国光热发电电价即将公布和首批示范电站面临投入建设的关键时期,8月9~12日在呼和浩特隆重召开的第二届中国太阳能热发电大会备受业界关注。对此,国家太阳能光热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专家委员会副主任马重芳指出,光热发电技术在国际上已经成熟,但仍存在成本高、效率低等问题,所以在加强国际技术合作的同时,也要充分考虑我国光热电站建设的特点。
不难想象,待电价政策的发令枪骤然响起,这场光热赛事的精彩无疑将从起跑开始。据记者了解,光热电站初始投资每增加 10% ,项目均化电价就要上升约9%。
决心打拼的光热人纷纷寻找投缘的合作者,期待强强联合、协作共赢。从长期看,项目建设的关键设备、材料价格呈现逐步下降的趋势,有利于降低投资风险。
记者了解到,即使是各地的设计院等单位,凡是要从事光热发电的也在积极抛出合作的橄榄枝,欲在光热发电启动之时充实实力,赢得先机。假若这一新情况出现,那么应如何推动光热产业稳步快速发展成为业界普遍关心的话题。
对此,马重芳认为,只要坚持正确的技术路线,我们可以在核心技术上与国际同行竞争甚至实现超越。中国科学院院士周孝信也提出相关思考:既然说光热发电是电网友好型的电源,那就需要考虑如何去定位光热发电,它是正常的电网调峰还是调节其他可再生能源?针对光热发电在电网中的定位,在初期是作为调峰电源还是侧重于成为一个发电电源的问题,国网能源研究院新能源与统计研究所所长李琼慧表示,在初期光热发电还是要着眼于降低成本,推进产业化。考虑到我国光热发电发展处于不成熟阶段,目前行业尚需如争取优质光热发电企业实现发电全额收购等支持。光热发电将会成为中国继高铁之后的又一个超级产业。
我国光热发电要实现产业化必须突破战略、技术、标准、政策等方面的瓶颈,但其中最为关键的是技术突破。三是争取当地政府的辅助项目配套扶持、财政补贴等,降低项目在输变电等辅助设施方面的成本支出。
业界看来,目前极有可能出台扶持上网电价会低于行业普遍期待的理想扶持电价。当下,光热产业俨然田径场上即将起跑的态势,那些握有技术、资金等筹码的光热人,他们信心满满、干劲十足。
在增值税上,争取光热发电技术跟风电和光伏发电一样,享受按标准税率17%即征即退50%的优惠。建设期抵扣额允许在运营期全额抵扣。